连云港市文广旅局-j9九游会老哥论坛

当前位置: 九游客户端安卓版下载首页> 新闻中心> 文物保护

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需重视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信息来源: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2-05-23 09:06 浏览次数:

“众所周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旅部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但依据此概念,就认定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就是“保护非遗”,未免狭隘——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两大组成部分,虽然二者存在着显著差异,但是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依存、互相作用的,共同构成一个综合的文化空间。

所以,我市要想成功创建国家级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区,除了对“非遗”加大保护力度外,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也是重中之重。据悉,“十三五”期间,我市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工作方针,全市文物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步。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市在此方面,又将有哪些良性的作为呢?

一、我市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持续加大

“通过激光扫描,采集细节信息,建立三维立体模型,三维建模误差小于1毫米,最大限度还原文物细节。所有工序完成之后,文物将以上下、左右720°数字化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日前,市博物馆完成了馆藏一级文物西汉尹湾汉墓简牍的数字化制作。据该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今年3月疫情闭馆期间,市博物馆秉持闭馆不停工的宗旨,加紧开展馆藏文物数字化扫描的进程。而随着3d计算机图形、高分辨率渲染、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和日益成熟,可以实现对“尹湾简牍”的高清呈现,甚至是三维立体展示。

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只是我市创新开展文保事业的一个小小缩影,也是我市创建国家级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必由之举。据悉,随着我市成功获批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我市再接再厉,正组织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加入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等,助推了国家级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创建。此外,我市还新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调整公布第一至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实施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项目 13项,组织完成云台山抗日石刻群、张学瀚故居等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20余项,4个县区被列入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等。截至“十三五”末,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1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32处,市、县(区)文物保护单位171处。

“大遗址是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资源,而我市在此方面的保护和考古工作也在全面推进。”据市申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藤花落考古遗址公园,我市已完成前期工作,完成补充考古调查勘探,组织送审保护规划等,桃花涧遗址还入选第三批江苏省大遗址名录;此外,我市还在市区率先推进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前置和开发区文物资源区域评估,清理墓葬200余座,出土文物1000余件(套)。

取得以上成果,也离不开我市文物法制建设的持续加强。据市文保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已颁布实施《连云港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是我市获得立法权后的第一部规章;颁布实施《连云港市地下文物保护办法》,明确基本建设考古前置的相关措施及要求,成为全国率先、江苏第二个落实考古前置制度的地方性法规。此外,我市文物科研成果丰硕,组织开展专项考古调查近10项,编辑出版了《石韵千秋》《连云港不可移动文物图录》《连云港封土石室墓调查研究》《凹穴岩画调查与研究》等学术专著。

二、调动“群众力量”做好文保工作

“文物是老祖宗们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我们理应保护好它们。”戚号生是土生土长的东海县房山镇人,被称为“房山文化遗产的捍卫者。”1990年,戚号生加入市重点文物保护协会,充当了文物保护志愿者。近30年来,为保护房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自掏腰包,投入两万多元,搬迁了“放怀亭”,保护了石佛寺遗址,修复了魁星楼,整理收集了有关房山历史文化文章20余篇。今年1月底,他组织关工委老年志愿者,对房山上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胜古迹和摩崖石刻,进行题刻的“描绘”和文物的“修复”。

像戚号生这样的文保志愿者在我市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热忱和劳碌,彰显了我市在文保事业上的“群众力量”。实际上,我市早在全省率先发起成立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构建形成市、县、乡、村四级文物保护队伍网络。此外,我市也已建成运行市文物行政执法监控平台、市文物安全实验区综合管理平台,组织完成孔望山摩崖造像将军崖岩画、东连岛东海琅琊郡界域刻石等3处国保单位安防工程;加强了文物日常执法巡查,依法办理了一批文物案件,在全市社会各界的积极助力下,我市文物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与此同时,为激发群众文保意识,有效调动他们参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积极性,我市相关单位和部门还积极创新保护形式,构建活动载体,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例如我市实施了市博物馆屋顶修缮、安防改造、凌惠平展厅提升等工程,各县(区)博物馆完成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等项目30余个。全市博物馆(纪念馆)举办展览 270 余台、主题活动1000余场次,接待观众580万余人次。这样的举措,让我市收获累累硕果——“彦涵艺术作品展”入选2019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原创微型展览“连云港市博物馆馆藏琉球炉特展”获第六届紫金奖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博物馆类铜奖。

三、我市文物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虽然当前,我市的文保事业在文物管理体制、文物保护资金投入、文物法制建设、文物保护人才基础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但总体向好。”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增强文化影响力的关键时期,文物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就我市发展实际看,连云港“后发先至”来到了新起点,进入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迈向现代化的新阶段。市委、市政府已确立“着力建设文化强市”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加快文化建设的现代化跨越”的发展新要求。“在我市持续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创建国家级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过程中,我市文物事业既面临新机遇,也面临新挑战。”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道,“我们争取到2025年,全市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据悉,在我市“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多个具体目标,即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和传承能力显著提升,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体系基本形成,文物安全体系逐步完善,革命文物基础工作逐步夯实,保护修复力度稳步加大,保护与考古能力建设稳步提升,各级各类文物得到有效保护。此外还包括博物馆体系布局趋向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文物和旅游融合取得积极成效,社会参与活力持续增强。

j9九游会老哥论坛的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九游客户端安卓版下载的版权所有

主办: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 联系电话:0518-85681800

任何意见建议联系:邮箱:lygwglj@163.com

投诉热线:0518-12345

网站标识码:3207000049

网站地图